胡少江:遠離中國的"愛國者"

作者:胡少江 發表:2008-06-28 13: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拉薩事件和奧運火炬接力後爆發的海外中國人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已經過去近兩個月了,但是海外中國人在抗議中所表現的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仍然使得不少人感到困惑。長期以來,在談到中國國內的"憤青"的民族主義情緒時,人們通常以中國政府對信息的封鎖和國內的長期的意識形態灌輸作為解釋原因。顯然,用同樣的理由來解釋這些遠離中國的"愛國者"顯得有些牽強。

因為身在海外的中國人、或那些中國血統的外國人顯然具有掌握信息的自由。同時,除了那些出來求學的中國學生之外,那些生長在海外的外籍華人從來沒有真正的受到系統的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的灌輸。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海外的華僑或華人對西方社會對中國國內的專制主義的任何批評都如此反感,如此"自覺"地發動了這麼一場海外的"護國"運動呢?

當然,參加這場"護國"運動的海外中國人形形色色,很難用單一的原因來解釋所有的參與者們的動機。雖然這些 人中有不少真心地認為自己參與的動機純粹是出於愛國主義的情懷,但是事實上他們中的不少人只不過是放縱感情來駕馭理智的青年,他們對那些參與的事件和呼喊的口號並沒有認真地思考,也並不懂得其中的真正含義,他們參與"護國"運動如同去參加一個嘉華年會,只不過是需要有一個地方去宣泄自己,並且為這種宣泄尋找一個高尚的理由;更有甚者,不少"護國"運動的參與者只不過是一些算計精明的買賣人,他們從來只愛他們自己的個人利益,"愛國"只不過是他們獲取商業利潤的一條商業廣告而已。

在前一類人中,出國留學的青年學生居多。本人由於在海外的一所大學教書,所以有機會與一些參與"護國"運動的中國年輕人較為深入地討論此事。他們在解釋參與對西方媒體的關於拉薩事件和奧運火炬接力的報導的抗議時的典型用語是,"我們原來以為西方的媒體比較公正,現在看來他們也充滿了偏見,這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從他們的這段話中,人們至少可以讀出以下三層意思。第一,他們原來對西方媒體具有很高的期望;第二,西方媒體對西藏問題和奧運火炬接力的報導使得這些中國的年輕學子的這種期望變成了失望;第三,"原來他們也充滿了偏見"這句話中的一個"也" 字表明,他們對中國官方控制的媒體早就沒有任何信任。例如,當他們聽說我每天還要看半個小時的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時紛紛嘲笑我道:"那個破節目在中國根本沒有人信,也沒有人願意看"。

其實他們過去對西方媒體完全沒有偏見的高期待是不現實的;現在的所謂失望也是沒有根據的。這些人沒有搞清楚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即西方媒體和中國媒體的根本不同,不在於媒體工作者有沒有自己的見解,甚至也不在於他們的報導是否有偏見,而在於他們是否有表達意見、甚至是偏見的自由;自要有了這種自由,便會有其他媒體、尤其是與其競爭的媒體對那些偏離事實的報導和不公正的評論進行批評。

同時,由於西方是一個法治社會,沒有任何政黨和個人高於法律之上,所以惡意造謠中傷的媒體會遭到法律的制裁。從市場的角度看,這樣的媒體最終也會失去讀者和觀眾。很多媒體的評論都有著鮮明的政治色彩,甚至對同一個事件的報導也可能會由於記者和編輯的立場不同而有著完全不同的角度,這其實是十分正常的。但是由於有了新聞自由,讀者和觀眾們可以在不同媒體的不同聲音中做出自己的判斷。

這些年輕人對西方媒體和中國媒體的雙重標準和雙重態度嚴重地有失公正。既然他們對中國媒體非常失望,甚至失望得早就不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了,那麼為什麼在抗議他們所認為的西方媒體的偏頗的報導的同時,對中國的官方媒體的惡劣表現卻又表現得如此的溫柔和寬容呢?他們充分地利用西方社會的自由權利舉行了不少的遊行和集會來表達己的"愛國"情懷,但是面對自己的同胞無法在自己的國土享有同樣的權利的尷尬局面,他們居然可以冷靜地不置一詞。這種在西方社會的"安全而廉價的激烈"和對極權政府的"態度謙卑的冷靜"使得任何諸如"愛國"之類的高尚言詞都成為沒有信譽的垃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